
嗯...為了慶祝工作在昨天告一個段落,所以決定從今天開始要解放一陣子.
而方法就是看一大堆電影,讓自己陷入一大群明星所營造的喜怒哀樂的感覺中,一方面算是做功課,也算是一種心靈的沉澱吧!
因此,今天我難得認真的看了兩部電影
一部是2002年波蘭籍導演Roman Polanski所導的"戰地琴人"(The Pianist)
這部電影敘述一名住在華沙的知名猶太鋼琴家(Wladyslaw Szpilman)令人難過的一生,
當然,電影只擷取德國佔領波蘭華沙,逼迫所有猶太人離開自己的住居,關入與外界隔絕的"猶太特區",所有的猶太人必須戴臂章以標示身分,而掛有臂章這件事,就代表了許許多多莫名的不平等
慢慢的,老的&幼的因為耐不住長期飢餓所以橫死街頭,為了填飽肚子,甚至願意趴在地上吃掉落地上的、骯髒的粥,而另外更多的詮釋是以透過窗邊的偷窺來敘述到處躲藏的部分,
而人性因脆弱而變得貪婪的那面,以及長期飢餓與殺戮而死亡的人橫屍四處,加上衛生條件不佳而造成的疾病等等並沒有描述得太仔細,
在平靜的(?)現代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,在戰爭的當下絕對是稀鬆平常的,但是好命的年輕人沒有人能夠體會這一點吧?
鋼琴家最後一個人逃出來了....當然,在這種猶太人人人得而誅之的年代,機會與運氣非常的重要,
從他被拉出送往集中營的火車的人群,
偷運槍枝卻運氣好到沒被查到,德國軍人沒一槍斃了他,
溜出猶太特區外還一路有好心人接應,
最後甚至還遇上不殺他,反而不停拿食物接濟他的德軍軍官..運氣不重要嗎?
當然這是電影啦~~不過這可是真人實事改編而來的,故事真正的主角活了88歲才往生
這讓我又想起羅貝多 (Roberto Benigni) 的"美麗人生"(Life is Beautiful
),下星期我會去百事達租來重新溫習一下吧!
看這類型的電影心情實在很沉重,但至少能讓自己知道,處在這樣的"隨便"的社會環境其實已經算夠幸福的了 (心態真是夠阿Q的了 )
Btw, 最近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 ( Virginia Tech University ) 校園槍擊案鬧得沸沸揚揚的
我並不想討論這個案件的本身,但是對亞裔造成的衝擊不算小,種族的問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消弭於無形呢?
人真是世界最可怕的東西
另外一部片是偷穿高跟鞋
留著過幾天來寫心得囉....大概是K完三部教父之後的事了吧,哈哈